为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管理,健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根据《湖北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实施细则(试行)》工作要求,教务处将组织开展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抽检。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抽检内容
本次抽检重点对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以及学术规范等进行考察。抽检评价指标见附件1。
二、抽检方式
本次抽检通过送审平台和AI智评系统结合进行。抽检对象为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定稿版本,抽检总量不低于 10%   共计620篇,抽检范围覆盖所在本科生专业(包括辅修专业)。抽检方式为每一篇论文分别由校内专家1名和“AI智评”专家1名同时进行审阅,需复查的由校外专家1名进行评阅。
三、工作安排
本次抽检于5月12日上午8:00正式开始,至5月18日结束。
(一)准备阶段(抽检开始前2—3天):抽检名单在本科教学工作群公布,学院根据清单及时匹配校内专家并返教务处,校内专家主要由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和学院督导组成,实施指导老师回避制度。
(二)首轮审阅(5月12日8:00—5月15日8:00):学校通过抽检平台向校内专家推送待审论文,校内专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审;与此同时,AI智评“专家 ”对待审论文进行评审。教务处公布第一轮审阅结果,部分论文进入复审阶段。
(三)复审阶段(5月15日—5月18日):学校通过抽检平台向校外专家推送复审论文,校外专家由学校负责聘请。评审完成后,学校向学院反馈最终结果。
四、抽检结果
(一)专家结论的应用。专家结论分为正常答辩和延迟答辩两种。校内专家和智评“专家”结论为“正常答辩”的,可安排学生进入答辩程序;两名专家结论均为“延迟答辩”的,指导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不少于3周的修改,经学院论文领导小组审核后,再安排进入答辩程序;两名专家有一名专家的结论为“延迟答辩”的,则学校再匹配一名校外专家进行复审,如果专家结论为“正常答辩”,则进入答辩程序;如专家结论仍为“延迟答辩”的,指导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不少于3周的修改,学院论文领导小组审核后再安排进入答辩程序。
(二)抽检评阅意见的应用。在专家审阅结束并提交结论后,所有参与抽检的论文的指导老师及学生可以在“威尼斯144777cm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平台”查询到人工专家意见和建议,包括各分指标项的意见。便于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答辩前后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工作要求
答辩前抽检是落实《湖北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实施细则(试行)》工作要求,建立校级抽检制度的重要举措。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对待抽检全过程,组织本院专家及时评阅,协调好答辩等工作安排,重视抽检结果的应用。
(一)学生按时提交答辩前定稿论文后,联系指导老师及时审阅论文。如存在未及时提交或审阅论文的情况,5月12日上午8时,系统仍将从论文管理平台内提取最后通过审阅的版本进行推送,评审结果视为有效。如未能提取到任何论文,将直接给予“延迟答辩”结论。
(二)校内专家应及时登录抽检平台,按规定时间给出评审意见。
(三)抽检结束后,延迟答辩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对问题论文进行足够时长和工作量的修改。如果后期在教育部抽检中,由于疏于修改论文仍未合格,学校将追究指导老师责任。
(四)延迟答辩学生的最终成绩,以学院为单位,在答辩结束后由学院以报告方式向教务处申请成绩同步。
附件1. 威尼斯144777cm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抽检评价要素
附件2. 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抽检批次
教务处
2025年4月14日
附件1
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抽检评价要素
 
  
   
    评价 项目  | 
    评价要素  | 
    评价内涵  | 
   
   
   
    选题 意义  | 
    01  | 
    选题目的  | 
    政治方向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要求。  | 
   
   
    02  | 
    研究意义  | 
    选题是否立足于所在专业领域的理论问题、现实问题或技术问题,提出的见解和方法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  | 
   
   
    写作 安排  | 
    03  | 
    文献调研  | 
    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追踪本领域研究现状或行业动态,能支撑该论文(设计)的选题。  | 
   
   
    04  | 
    进度安排  | 
    时间进度安排合理,工作量饱满,写作形式符合专业特点和选题需要。  | 
   
   
    逻辑 构建  | 
    05  | 
    层次体系  | 
    体系完整,层次分明,论证充分,重点突出。  | 
   
   
    06  | 
    逻辑结构  | 
    主题和内容框架是否明确,逻辑构建或结构是否能体现本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专业 能力    | 
    07  | 
    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 
    基础知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达到该专业要求,是否将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合理运用到研究过程,是否能体现所在专业领域的能力及素养。  | 
   
   
    08  |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 
    研究方法合理、论证分析严谨、数据记录规范,能体现一定的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 
   
   
    09  | 
    创新能力  | 
    观点是否新颖(人文学科),研究内容对实践是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理工学科)。  | 
   
   
    学术 规范  | 
    10  | 
    行文规范  | 
    文字表达、书写格式、图表图纸、公式符号、缩略词等方面符合通行学术规范。  | 
   
   
    11  | 
    引用规范  | 
    在资料引证、参考文献等方面符合通行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相关规定。  | 
   
   
    12  | 
    行为规范  | 
    是否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  | 
   
  
 
 
附件2
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抽检时间安排
 
  
   学院  | 
   提取抽检时间  | 
   校内审阅结束  | 
   校外复审结束  | 
   待查论文数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5月12日8:00 
 
  | 
   5月15日8:00 
 
  | 
   5月18日24:00 
 
  | 
   41   | 
  
  
   法学院  | 
   33   | 
  
  
   公共管理学院  | 
   25   | 
  
  
   管理学院  | 
   51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30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62   | 
  
  
   教育学院  | 
   16   | 
  
  
   经济学院  | 
   5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8   | 
  
  
   美术学院(人工审核)  | 
   35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25   | 
  
  
   生命科学学院  | 
   25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24   |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 
   22   | 
  
  
   体育学院  | 
   9   | 
  
  
   外语学院  | 
   22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50   | 
  
  
   药学院  | 
   31   | 
  
  
   音乐舞蹈学院  | 
   16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19   | 
  
  
   分配  | 
   20  | 
  
  
   
  | 
   合  计  | 
   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