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和《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威尼斯144777cm校赛的预通知》,为做好大赛的报名、组织、培育等各项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工作内容
 (一)学院工作内容
 为确保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顺利开展,现要求各学院制定相关工作方案,要求如下:
 1.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创新创业顶级赛事,位于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排行第一,其获奖数量是新一轮教育部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考核指标。
 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育人功能,围绕四新工作,将竞赛作为实践育人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载体,确定学院参与该常态化大赛的具体目标,包括参与数量、获奖数量、项目质量提升等方面。 建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负责人及成员分工。
 2. 大力宣传,积极报名。
 需精心制定出全面且细致的宣传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切实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广泛地知晓相关事宜,并以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参与进来。
 同时,要明确时间节点,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圆满完成规定数量的报名项目。
 此外,还需制定出严格的项目选拔标准和规范的流程,以严谨科学的方式选拔出那些具有突出创新性和强大竞争力的项目,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 培育项目,安排培训。
    聘请校内外专家,组建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为参赛项目提供高质量指导。规划系统的培训内容和时间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赛水平。具体培训内容应包括:
 (1)参赛指导:导师将对项目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包括项目展示、答辩技巧、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内容。
 (2)实践辅导:为重点项目配备导师,实践指导:组织重点项目团队参加实践活动,如市场调研、企业访谈等,提高项目的实践能力。 
 (3)资源对接:为重点项目提供资源对接服务,如企业导师、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4)跟踪评估: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保障资源,确保进度。
    在相关工作推进过程中,要注重资源保障,务必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并且给予充分的支持,以此来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时,也要重视进度安排,要清晰明确地规划好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并精准确定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时间节点,从而有条不紊地推动工作按照既定计划高效进行,既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又确保进度的有序推进。
 5. 完善机制,考核评估。
 建立完善机制,追踪工作进展,剖析具体情况。对成效全面评估,多维度审视成果表现。竞赛作为实践育人和推进“双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考核评估需落实到具体教研室和个人,使他们明确自身责任,促进大赛工作高效推进。
 通过严格的考核,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总结经验,以便精准调整策略,不断优化成果。让学院在大赛中展现最佳状态,取得优异成绩,提升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二)学校工作内容
 1. 宣传动员: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比赛通知和宣传海报,广泛宣传比赛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项目评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项目推荐进入校赛路演。 
 3. 项目培育:双创学院协助各单位对项目团队进行培育,包括项目展示、答辩技巧、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内容。 
 4. 项目路演:组织项目团队进行路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5. 项目推荐: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赛。 
 二、时间节点 
 1. 2024年3月:发布比赛预通知,双创管理信息系统开启报名,征集项目
 2. 2024年4月:备赛技巧培训
 3. 2024年5月15日-6月30日:比赛报名和项目培育
 (1)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与双创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报名,各学院完成报名参赛任务分配要求;
 (2)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3)各学院依据实际情况对项目开展指导培育工作,双创学院协助指导。
 4. 2024年5月30日前:学院评审推荐
 各学院通过评审、路演等形式选拔出10%项目用系统推荐到校赛网评阶段。
 5. 2024年6月:完成校赛网评和现场赛
 6. 2024年7月:组织省赛现场赛项目团队培训
 7. 2024年8月:组织省赛现场赛团队路演   
 三、工作要求 
 1. 制定工作方案:各学院应高度重视,按照以上要求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纸质版盖章后于2024年5月24日12点前提交至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
 2. 精心组织实施:各学院要按照学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比赛的各个环节,确保在完成项目数量(见附件1)的同时提高项目质量,5月底前报名总数10%项目用系统推荐到“校赛网评”阶段。 
 3. 做好服务保障:各学院要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如项目培育、场地、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参赛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比赛。需要创新创业学院协助培育的项目,请负责老师带队,根据附件2所示时间地点,前往培育项目。
 4. 加强沟通协调:各学院要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比赛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韩老师;
 联系电话:027-67843595;
 电子邮箱:274637060@qq.com。 
 五、其他事项 
 1. 本工作方案未尽事宜,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威尼斯144777cm校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工作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威尼斯144777cm选拔赛各教学单位报名参赛任务分配表
 2. 各学院项目指导培育时间地点安排
  
  
 创新创业学院
                              2024年5月20日
  
 
 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
 威尼斯144777cm选拔赛各教学单位报名参赛任务分配表(初定)
 
  
   
    序号  | 
    教学单位  | 
    学生总数  | 
    应完成项目数(个)  | 
   
   
    1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1900  | 
    133   | 
   
   
    2  | 
    法学院  | 
    1436  | 
    101   | 
   
   
    3  | 
    公共管理学院  | 
    1192  | 
    83   | 
   
   
    4  | 
    管理学院  | 
    2465  | 
    173   | 
   
   
    5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1641  | 
    115   | 
   
   
    6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2744  | 
    192   | 
   
   
    7  | 
    教育学院  | 
    891  | 
    62   | 
   
   
    8  | 
    经济学院  | 
    2605  | 
    182   | 
   
   
    9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69  | 
    33   | 
   
   
    10  | 
    美术学院  | 
    1564  | 
    109   | 
   
   
    11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1278  | 
    89   | 
   
   
    12  | 
    生命科学学院  | 
    1285  | 
    90   | 
   
   
    13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1185  | 
    83   | 
   
   
    14  |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 
    1002  | 
    70   | 
   
   
    15  | 
    体育学院  | 
    437  | 
    31   | 
   
   
    16  | 
    外语学院  | 
    1076  | 
    75   | 
   
   
    17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2427  | 
    170   | 
   
   
    18  | 
    药学院  | 
    1575  | 
    110   | 
   
   
    19  | 
    音乐舞蹈学院  | 
    773  | 
    54   | 
   
   
    20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924  | 
    65   | 
   
   
    21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 
    54  | 
    4   | 
   
   
    
  | 
    全校项目总数  | 
    28923   | 
    2025   | 
   
  
 
 注:分配表项目数参照《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组委会1号通知》,待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湖北省相关通知发布后,学校将根据最新要求及时调整。
 附件2:各学院项目指导培育时间地点安排
 
  
   
    学科分组  | 
    包含学院  | 
    培育时间  | 
    培育地点  | 
   
   
    人文社科组  | 
    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  | 
    5月28日下午15:00-17:00  | 
    16号教学楼 738室  | 
   
   
    经济管理组  | 
    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 
    5月28日下午15:00-17:00  | 
    16号教学楼 740室  | 
   
   
    理工组  | 
    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5月28日下午15:00-17:00  | 
    16号教学楼 744室  | 
   
   
    化生药组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 
    5月29日下午15:00-17:00  | 
    16号教学楼 738室  | 
   
   
    民族学组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 
    5月29日下午15:00-17:00  | 
    16号教学楼 740室  | 
   
   
    艺术体育组  | 
    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  | 
    5月29日下午15:00-17:00  | 
    16号教学楼 744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