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7日,第十一届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在新疆喀什市召开。此次论坛由全国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联席会主办,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基地、喀什大学研究生处承办,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本次论坛我院共20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5名,5名获奖研究生应邀参会并作会议交流发言。

2024级党的建设专业研究生龙嘉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生产与价值共创—以来凤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为例》为题,基于“共建、共治、共享”视角,结合体验式教育路径理论,探讨民族地区文化场馆如何通过“有形、有感、有效”的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钟一纬以《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对策》为题,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以“四力”为目标牵引,探讨“四维融合”具体赋能策略,以期构建“广度覆盖、深度触达、温度传递、力度引领”的新型教育生态。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李霞以《“两个结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题,阐述了“两个结合”理论视域下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本质意蕴、价值蕴含和实践路径。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张文灿以《长征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为题,认为长征时期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对于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2023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研究生李梦格以《罗莎•卢森堡与列宁关于民族自决权思想的辩证审思》为题,围绕革命辩证法的矛盾运动,分析两者的思想的对立统一,揭示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辩证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我院通过持续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举办领航讲堂等各类学术活动,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图、文:龙嘉宇;编辑:朱磊;审核:黎海波)